律师行业繁荣发展的背后,一直显现出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法律行业发展后劲不足。一方面是新生力量各方面经验的欠缺与律所对人才涌现的渴求难满;另一方面,是年轻一代对培育与机遇的不满。
1、缺乏经验和资源。
青年律师的初期执业状态大多是这样:没案子做心慌、有案子做迷惘。律师的价值在于能够充分运用自身知识和经验保障当事人利益,青年律师在这方面往往是欠缺的。或许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但熟练运用到实践中总是需要一定经验的积累。他们身处争议的漩涡,需要学习处理好检察官、法官、当事人等多方之间的关系。从业经验与社会资源的累积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青年律师大多会焦虑不安。

2、自身心态浮躁,缺乏长期执业规划。
青年律师刚进入行业,对自身定位不准,从而造成小案子看不起,琐事杂事不想做,总有一种大材小用的想法,这种想法又正好与大多数当事人对青年律师抱有的怀疑态度形成强烈反差。
心态浮躁,缺乏长期执业规划这就难免导致青年律师自身心态骄躁,急功近利。一心想着如何去接揽案子,而忽视了对提升自身法律执业素质的追求
青年律师实现自我发展与成长最快的路径也许就是不断的尝试与碰壁,在有限的宽度内不断加深专业深度,提升自我驱动力和学习能力,保障知识的持续输入与输出。即便是一个再优秀的律师,三到五年的沉淀期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3、缺乏好的行业机遇与培训。
近些年来,律所数量的增加速度之快如雨后春笋,同时行之有效的青年律师管理培训制度跟不上的问题也渐渐浮现。加上专业律师业务繁忙,这就导致不少青年律师在具体业务的执行过程当中缺少必要的专业化规范和帮助。这些成为青年律师执业初期遇到的最大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对青年律师自身而言,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作为律师业务技能一定要硬。青年律师在执业初期没有太多的执业规划,一心想着多接多办各种案件。殊不知未来的律师行业在不断细分和发展,在执业初期就应该为将来的执业发展设立目标,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2、为人处事要重视。为人处事,是一门大学问,由其是律师行业。青年律师日常在与当事人,客户沟通交流过程中,一定要多和其它律师老师留心学习,逐步培养社交技能,积累社交经验。
3、发展规划要制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法律行业也是一样的道理。每一位青年律师都要胸怀成为合伙人,主任的理想,针对自己的特长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修正自己的个人目标,与律所的全局利益相一致。
律师,从来都是一个受人尊敬并厚积薄发的职业。哪一个优秀律师不是由青年律师,从青涩中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在踏上这条征途时,路上的风雨都是我们的里程碑,跌倒了爬起来,相信我们总能弯道超车,突出重围!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学得广,才能随时随地展现专业。另外,怎么学呢?一定要精学。找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学习氛围。